今(102)年 5月17日(星期五) 下午 1時至6時,新竹科學園區同業公會「志工委員會」,於園區同業公會一樓101會議室,舉辦「第一屆竹科志工論壇」。邀請行政院政務委員兼臺灣省政府主席林政則,分享「我為什麼參加志工培訓」的心路歷程。
主持人張雅如小姐,是一位身障勇士,她特別介紹:行政院政務委員兼臺灣省政府主席林政則,在擔任八年新竹市長任內,施政「以人為本」,強調「溝要通、燈要亮、路要平」,打通了170多條道路、橋樑;也留下了「17、18、19、20」 四個觀光密碼,分別是「 17公里 海岸風景區」、「18尖山森林公園」、「 19公頃 青青草原」、「20棵大樟樹環抱的青草湖」。他帶給新竹市不同的格局,連續四年(2006-2009)12次在不同媒體公布的全國性縣市長施政民調中,林政則政委(當時的市長)都是全國第一名。他對新竹的貢獻,大家仍記憶深刻。例如:花費無數心力,為新竹火車站設立電梯而奔波,這段沒見報的新聞,造福了無數人。很榮幸邀請到我們新竹市前市長、現為行政院政務委員兼臺灣省政府主席林政則先生,談談他參加志工培訓的心路歷程,相信會帶給大家不同的視野。
行政院政務委員兼臺灣省政府主席林政則,首先說明「志願服務(志工)的含義及類型」;其次,分享新竹慈濟路的由來,是因為97年7月卡玫基颱風造成埔頂路淹水,幸有慈濟人在第一時間前往慰問,並服務該區受困的二百多戶災民,同時供應熱食,讓人倍感溫馨。慈濟人間路,在慈濟成立四十三周年慶之際,新竹市民以虔誠祝福的心,將關東橋與埔頂新規劃社區內,最長、最寬的馬路命名為『慈濟路』,旁邊有科學園區、Costco賣場,也有以鄉賢林占梅、鄭崇和等人命名的道路,日後車水馬龍,讓人人見證慈濟,願大家對證嚴上人的弘法利生,走出慈濟人間路來。
也因為有這樣的好因緣,行政院政務委員兼臺灣省政府主席林政則參加慈濟志工培訓,上完培訓課,才發現做志工,真不容易。每份工作都有其學問,志工也一樣,除了熱情還需專業,例如攝影志工需攝影專業,環保志工也需有資源分類的專業等等。因此,對社會上只求付出,不求回報的志工們,深表敬佩。
最後,林主席強調心態要改變。別把自己視為員工,而要把自己視為志工。員工擁有的是職務內容,而志工擁有的是理想。職務內容與理想的差別不言而喻。職務內容是外在的,員工被動的接受,而理想發自於內,你會自告奮勇去做。工作動機來自外在,而完成理想的動機來自內在。人人若能以「成為志工,而非員工」的精神,那麼社會祥和,指日可待。
參加「第一屆竹科志工論壇」的貴賓,大多為新竹縣市鄉親,看到老市長回來,分享做志工的心得,一方面覺得很高興,一方面覺得受益良多;同時,也非常懷念林主席在市長任內,為新竹市做出的貢獻。
圖片省府新聞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