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文化局自101年5月16日(三)至5月27日(日)止,在一樓琉璃畫廊及二樓美的隧道辦理「蓪草重生-被遺忘的文化瑰寶重現風華」蓪草藝術創作展,展出由多位國內外藝術家:黃德河先生、林信枝女士、羅景霞女士及美國籍藝術家艾捷音Jane Ingram Allen等以蓪草材料進行藝術創作的花草與工藝品,以及由英國皇家邱植物園、美國紙博物館及依凡威廉斯所提供收藏及研究多年的蓪草相關資料,內容豐富精采,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前往參觀。
近年來隨著各國對文化資產保存觀念及環保永續意識的興起,屬傳統工藝又天然無毒的蓪草產業更顯獨特珍貴。為傳承先人智慧,特以此展將新竹特有工藝重新呈現,期望能共同激發創意精彩重生。
蓪草不是草,而是五加科灌木。目前台灣許多山區都有植株分佈,極易成長蔓延。髓心看似保麗龍,可作為利尿通乳的中藥;還可以用於兒童美勞、插針、製作釣魚用的浮標等。
蓪草紙也不是一般定義的紙,因為它沒有纖維,而是用髓心旋削而成。壓扁後遇水則發用來繪製蓪草卡,沾水即有浮雕效果,清朝時細膩繪製風土民情的蓪草畫更是西方人來訪最佳的紀念品。
蓪草紙花工藝從秦始皇令三妃九嬪插五色蓪草蘇朵子開始,至今已超過2000年,因其觸感柔順容易染色及定型曾被譽為最佳的造花材料。新竹曾有廠商創下一天要出10萬朵手工蓪草玫瑰的記錄。
蓪草曾是台灣重要的經濟作物,而新竹地區正是蓪草產業的中心,據記載百年前新竹市大約每八戶就有一戶從事蓪草相關工作,但老一輩的藝師已逐漸凋零,傳承的工作刻不容緩。但在塑膠興起後,需求量日益滑落,至今已被大多數人遺忘,已近失傳。為保存及發揚此文化資產,特別邀請國內外多位藝術家共同舉辦「蓪草重生」藝術創作展,誠摯歡迎各界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