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江文賓 / 玉女 報導】新竹市林森路停車場今日正式啟用,林智堅市長親身體驗順暢的駕駛、停車過程,他表示,林森路立體停車場啟用後增加約2千個停車位,盼解決火車站前違停嚴重情形,接下來市府將推動「火車站前庭再生計畫」,把站前改造成「人行大廣場」,逐步打造新竹火車站周圍的舒適步行空間。
新竹市林森路停車場今日舉行啟用典禮,林智堅市長與晶品開發實業公司董事長徐柏輝、市議員劉聲正、徐信芳、李妍慧、顏政德、黃美慧、陳啟源、林耕仁、林慈愛等,以及多位里長都前來參加,林智堅市長更現場體驗停車過程的流暢便利。
林智堅市長強調,雖然火車站周圍交通堵塞等問題十分急迫,但面對新竹轉運站和林森路停車場等重大設施,「絕不貿然啟用」是首要原則,因此市府不斷與廠商溝通協調,經過層層嚴密審查、壓力測試等,堅持好還要更好,耗時三年,直到確定設施完善,才宣告林森路立體停車場正式啟用。
林智堅市長表示,林森路立體停車場使用「汽車車牌辨識系統」,免取票就能快速上樓,讓車輛進出更流暢,此外,各樓層都設置「身障者」與「婦幼」專屬車位,地面也鋪設綠色的人行動線,保障行人安全。
原有林森路立體停車場汽車停車格僅有74格、機車停車位420格,林智堅市長說,每逢學子返家的連續假期,火車站周圍車位供不應求,違停情形特別嚴重,因此市府耗時三年,用最嚴格的標準,打造地上13層、地下4層的立體停車場。
交通處處長倪茂榮表示,林森路立體停車場啟用後,市府將逐步將違停車輛引導至停車場內,首先嚴格取締周圍違停車輛,接著檢討影響行人空間的汽機車停車格留存,最終目標是打造護城河、林森路為步行專屬空間。
林智堅市長說,新竹轉運站啟用後有效移轉3500輛車次,林森路立體停車場今日正式啟用後提供近2千車位,接下來市府將推動「火車站前庭再生計畫」,把站前改造成以人為本、具有視覺穿透性的「人行大廣場」,除了讓火車站周圍交通動線更流暢,更逐步實現民眾舒適漫步的願景。
林森路立體停車場於今日下午1時正式啟用,汽車出入口在林森路,由中華路右轉至林森路後直上4樓停放;機車出入口在大同路,停車場全年無休,機車每小時10元,當日最高30元;汽車每小時30元,晚上10點到上午8點時段超過3小時改次計,最高90元;另有月票,車場周邊里民有優惠,歡迎民眾多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