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江文賓 / 玉女 報導】向來以專業素養、創新思維、同理關懷為教育目標,培養社會中堅人才之中華大學,參與教育部首度啟動之「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9日審查結果公告,中華大學提出之2案全數通過,成為全國同時2案獲補助之18所大學院校之一,顯見中華大學長期扮演區域關鍵角色獲得肯定。
中華大學校長劉維琪表示,學校為能於區域發展及產業鏈結上扮演關鍵的地方智庫角色。今年向教育部提出之「驛動新埔—霄裡溪沿線聚落生活場域及產業之創新研究」及「打造西部產業廊道永續之路」2件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獲得教育部補助。
教育部為落實全國各大學實踐大學社會責任,自今(106)年起啟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鼓勵各大學組成夥伴學校,以大學社會責任計畫與執行團隊,主動發掘在地需求、解決問題,透過在地優勢分工合作,協助區域整合,創造符合在地城鄉、產業及文化發展的創新價值。
中華大學社會責任推動辦公室主任連振昌指出,透過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實踐「在地關懷」與「產學鏈結」之大學社會責任,同時鼓勵學校師生參與社會創新實踐,發掘及解決在地議題,讓學生更了解在地產業,並運用所學去創造產業價值,強化中華大學與區域之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