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更多的研究與災害考驗中世人逐漸看清,無論山林、溪流或是海洋,整個河川水系流域環境都是一體的,每個環節都必須保護好,我們才能擁有完整且美好的生存環境。而主管森林保育的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與桃園污染河川整治範例的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以及長期紀錄台灣海岸變化的社團法人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等三個單位共同合作,將自104年6月8日起在東眼山國家林遊樂區合辦了『水水水一家』攝影展,展覽內容以『水環境』為軸貫穿上、中、下游,以『簡單生活』為最終訴求。提醒國人無論身在何處,都能藉由簡單的行為一同保護環境。展期自104年6月8日起為期4週至104年7月9日止,為期一個月,歡迎民眾入園至遊客中心參觀,並一同走訪東眼山園區的森林美景。
攝影展特別呈現了桃園珍貴的藻礁海岸畫面,台灣藻礁權威--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劉靜榆博士表示:『桃園海岸有全台灣發育最好的藻礁地形,面積最大時曾長達27公里的海岸均由藻礁形成,小小的無節珊瑚藻從7500年前變開始生長,4500年前取代了珊瑚礁,開始保護桃園海岸』,環境教育不是高深飄渺的理論、海洋環境教育也可以很貼近生活、可以就在我們身邊不斷發生。人都有情緒、會笑會怒;海其實也是啊!溫柔多情的海是海。澎湃怒吼的海也是海。認識環境就該像認識人一樣,要嚴守『尊重』的原則,當尊重被打破了,人會生氣,森林、海洋也會生氣,這時生存在環境中的人類就會受到災殃。而這尊重可以從你我做起、從日常生活做起,減少過度消費、減少過度包裝、簡簡單單過生活,讓經過您手上的各種資源更有效的被利用,就是最好的環保實踐了。
活動由行政院環保署補助,今年更將在桃園、宜蘭、嘉義、高雄等縣市辦理,內容均在呈現台灣各地海岸環境的現況,不追求攝影的華美藝術,只求訴說台灣海岸的真實故事。本活動除攝影展外也將於6月13日及6月27日上午10點至12在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森影館辦理講座,邀請講師均有數十年的自然教育深厚經驗,將分享台灣各地海岸現況以及人如何與山河海環境友善互動,歡迎民眾闔家光臨。